Linux 常见高危操作

kkkkk 2018年12月17日 23:10 Linux教程

1. 直接操作设备文件描述符

我们知道/dev目录下存放的是设备的文件描述符。直接往设备描述符中写入数据,将破坏整个设备,如:对于硬盘设备映射到/dev/目录下的文件描述符写入数据,将破坏该磁盘设备上面的文件系统,或者已有的数据。

echo  “ ”> /dev/sda,这样一个简单的命令就可以破坏整个磁盘上面的数据; 

mkfs.ext3 /dev/sda1,创建文件系统; 

fdisk /dev/sda ,重建分区; 

dd if=/dev/zero of=/dev/sda,直接写入数据到磁盘设备文件描述符。

这些对于已经存在数据的硬盘而言,都是致命的。

2. rm -rf

通常,为了,一条命令就能删除一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,以及整个目录,我们会直接使用:rm -rf,有时还会给出这样的代码:rm –rf /$SOME_DIR_TOBE_DEL/,如果SOME_DIR_TOBE_DEL变量未被赋值,那么这条命令将会执行:rm –rf /,将整个Linux系统的根文件目录都删掉了,后果可想而知。

3. 重定向命令使用不当

正确的重定向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的方法是:>/dev/null 2>&1 ,关于连环重定向,可以参考这里的解释:>/dev/null 2>&1 含义。如果一不小心,可能会导致/dev/null 被重定向到0,1或2,导致整个系统异常。


文章评论(0)
  • avatar kkkkkk 2018年12月21日 11:31
    给跪了
    kkkkk
    2018年12月21日 11:16
    收结过早,意未尽宜文笔雄健,不落俗套。文情并茂,感人肺腑。叙述详尽,条理井然。
    回复
  • avatar kkkkkk 2018年12月21日 11:31
    python学院最帅的是谁啊?
    kkkkklxinde
    2018年12月21日 11:17
    行文思路简单肤浅,文章结构平面呆板。
    回复
  • avatar kkkkklxinde 2018年12月21日 11:17
    行文思路简单肤浅,文章结构平面呆板。
    回复
  • avatar kkkkk 2018年12月21日 11:16
    收结过早,意未尽宜文笔雄健,不落俗套。文情并茂,感人肺腑。叙述详尽,条理井然。
    回复